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从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目标
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实践锻炼和科学研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及食品卫生法规,熟练掌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理论、食品卫生调查/检测方法和卫生防疫技能,掌握本学科先进的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方向
1.膳食营养与慢性病:主要研究膳食营养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肠道炎症性疾病等关系的防治机制及干预策略。
2.食物中生物活性成分与健康:主要研究食物中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防治方面的作用及机制,天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对策研究等。
3.食品质量安全与资源开发应用:新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安全性评价;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载体输送体系研究等。
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新技术及其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分析新技术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环境微量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估等。
5. 妇幼营养与健康:主要开展膳食营养与孕产妇、乳母、婴幼儿健康的关系及其营养干预对策研究。
三、导师队伍及学科优势
校内导师:余日安胡坤白研吴小勇钟南京黄超毕水莲王林静郭娟龚玉石高静沈天然孙崇臻
外聘导师:张维蔚(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导师组社会兼职:
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食品)应急专家、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广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医学微量元素学会副理事长、广东职业健康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焙烤食品与粮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社会学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优生优育协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鉴定专家、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放射卫生专家库专家、广东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成员、广州市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组组长、中山市食品学会秘书长。
学科优势: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2007年开始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下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招收营养流行病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于2012年在国家学位委员会允许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时申请并获得批准设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学位点,开始面向全国独立招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术型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形成以功能性食品与营养健康为主要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与功效评价、食品营养与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控等研究方向上初步形成了特色。
近年来,本学位授权点主持及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25项,厅局级项目及与企业达成技术研发合作项目50余项,获得研发经费近千万。学科相关学术成果丰富,论文产出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被SCI、EI收录论文61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的专利注册/成果转化14项,参编规划教材及专著40余部,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3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项、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等奖2项,以及美国油脂化学会(AOCS)“青年科学家”荣誉称号1项。
四、就业方向及就业情况
就业方向:省市等各级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技术支撑机构,医药类高等院校,各级医院临床营养科,保健品与食品科研机构、企业及事业单位,省市各级检测中心、高职高专学校的预防医学类相关教学与科研部门等,可从事营养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公共及临床营养、食品检测及监督等工作。
就业情况: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50余名,师生曾多次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研究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就职于国家省市各级卫生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及知名企业者众多,社会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