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 正文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简介

所属新闻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1958年建校之时,预防医学系就组建了流行病学教研室和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978年开始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2003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学。2005年,按照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流行病学教研室和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合并组建形成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006年获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与南方医科大学联合招收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生,2011年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获得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授权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坚持以四个面向为引领,积极探索学科建设路径,充分发挥预防医学核心学科和现代医学方法学学科的特色优势,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湾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师资队伍】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坚持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配对指导,以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勇于开拓的老、中、青三结合师资队伍,于2017年荣获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目前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2人,特聘副研究员2人,讲师6人;硕士生导师12人。

【教学教育】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承担本科生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相关课程以及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思维与方法、高级医学统计学等课程教学。卫生统计学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流行病学为广东省一流课程、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流行病学思维与方法是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本系依托已建成的综合性队列平台,在现场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系统流行病学等研究工作中,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核心素质;采用国内外名校联合培养、知识共享系统搭建、推送丰富学术会议资源等方式,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成就学生终生发展。至今本学科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解决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实际问题的坚实能力。

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现代公共卫生发展需求,坚持校企联动、知行一体的教学理念,构建多层次、递进式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教学体系;积极实践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新方法,通过第二课堂将教学延伸至流行病学现场、科研实践,促进预防医学核心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教师主持省级、校级教改项目40多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60多部。指导本科生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2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SAS数据分析大赛、统计建模竞赛、预防医学技能竞赛、挑战杯、基础医学创新研究大赛等获奖80多项。

【科学研究】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多年来针对大湾区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慢性病和传染病持续进行防控研究。目前已建成广东地区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自然人群队列和传染病专病队列平台,依托校级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以心脑血管代谢疾病和高致病性微生物所致相关疾病为研究着力点,致力于致病机制及精准预防研究,致力于获取原创性科研成果,为推动重大疾病防控提供全面且可靠的循证决策依据。在深耕全生命周期重大疾病精准预防研究的过程中,团队已取得一部分优秀成绩,包括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成果,在国内、省内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并行公共卫生问题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社会服务,首创广东省应急双盲演练,在抗击登革热、非典、甲流及新冠疫情中有卓越贡献。近五年学科团队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基金资助将近80余项,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含SCI论文100多篇),形成社会服务报告40余篇。

研究方向一:心脑血管代谢健康的机制及精准干预研究。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群队列平台中,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融合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揭示心脑血管代谢疾病的生命早期起源、发生发展机制,解决心脑血管疾病病因机制中的争议性因果关系问题,注重心脑血管疾病关口前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儿童青少年心脑血管代谢健康以及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代谢疾病的精准预防策略与措施,聚焦心脑血管健康全过程,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中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的防控目标持续贡献专业力量。

研究方向二:高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机制和精准防控研究。依托细菌耐药队列平台,探讨人群中MRSA、肺炎链球菌等多药耐药细菌感染和携带的动态发展趋势,多维度对人群、动物、环境进行多药耐药细菌的多区域监测研究,揭示影响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关键、重要危险因素,阐明耐药细菌的人群人群的直接传播、人群环境人群的间接传播、动物人群跨种属传播机制,揭示影响超级细菌传播的关键因素,制定有效策略切断传播途径和有效保护易感染人群,以期实现精准预防;依托AIDS/艾滋病专病队列,关注HIV检测、诊断、治疗、生存等HIV照护级联的影响因素与防控措施,深入探讨HIV感染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共病等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控措施,为实现HIV感染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循证依据。